2015年4月14日,我校“嘉量讲坛”迎来了第100讲。当代中国国际关系领域的著名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走进嘉量讲坛作“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书记胡建成主持。学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辅导员及千余名学生一起聆听了报告。报告会上还举行了客座教授聘任仪式。
未来十年世界的八大趋势
全球治理的需求上升,供给下降;世界经济长周期进入下行阶段,全球化减缓或停滞;全球政治觉醒;西方国家进入弱领导时代;中等强国群体崛起;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中心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转移;意识形态分歧加剧;第四次工业革命竞赛……身为中国人民大学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国家海洋事业发展高级咨询委员、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金灿荣教授结合自身多年来对国际关系领域研究的深厚积淀,从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和经济长周期切入话题,对当今国际形势的八个主要特点和趋势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举例分析。
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发展方法,今天的意识形态下世界将展开文明的竞争。金教授认为国家在未来世界取胜的决定性因素有二:内部问题的解决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决定性发展。“全球工业化速度增快,各类全球化的问题增加,全球化治理刻不容缓。解决全球化问题的重任将越来越多地分担到中国身上。”金灿荣说。
2014是中国外交风生水起的一年
对于有观点认为中国目前面临建国以来最差的国际和地区环境,金灿荣并不认可,“2014是中国外交风生水起、影响力凸显的一年。”
回顾去年的国际形势:乌克兰战争、石油价格下跌、埃博拉疫情、伊斯兰国的崛起……世界经济不振,安全形势恶化,因此,2014年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为“黑色的一年”。
在这样一个“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我国首先是稳定与大国关系,其次从主场外交、经济外交、周边外交、峰会外交这四部分进行。从“一路一带”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再到“新型大国关系”,金灿荣指出,从中国一系列的重大外交倡议和动作看,它释放出强烈信号:中国外交正步入奋发有为的新轨道。
谈到中国外交战略的构成,金灿荣列举了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外交、多边外交、公共外交、全球治理等多个方面。他认为,中国仍是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没有变。和平发展是我们的需求,因此战略上仍要韬光养晦,广交友、不树敌。但是战术上确实发生了变化,外交的进取性加强。“如果留意中国近来的外交表态,会发现外交路数越来越实干。在处理对外关系事务时,不是回避矛盾,而是更愿意直面和化解矛盾。”
“孤独是大国的宿命。”在谈到未来十年中国外交的挑战时,金灿荣说。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明确的方向;其次,在优化周边的关系上,也要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此外,还要处理好非传统安全问题、保护好海外利益以及承担好国际责任。
“嘉量讲坛”一个新的起点
据悉,此次讲座正好是“嘉量讲坛”的第100讲。自2007年5月开设至今,“嘉量讲坛”始终坚持以“启智导行 塑造人生”为宗旨,立足国际、国内最新时政之变化,紧跟思想、学术最新前沿之动态。自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原副局长王秦平应邀在嘉量大会堂正式开讲以来,路甬祥、潘云鹤、沙祖康、李开复、南存辉……百名享誉国内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纷纷走进嘉量讲坛,以深邃的思想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座桥梁。“相信这会是‘嘉量讲坛’一个新的起点。”胡建成书记说。
报告会结束后,进入互动交流环节。面对同学们提出的希拉里参选美国总统、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中朝关系等问题,金教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
卷卷书香,贤哲荟萃墨染三尺讲台;涓涓耳闻,先生云集智泽八方校园。今后,“嘉量讲坛”将奉献更多精彩深刻的讲座,让学术之火薪火相传,思想之光代代相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