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浙江省档案局下发《浙江省档案室业务建设水平评价结果通知书》(编号:2024-省直-Y004),我校档案馆获评浙江省“省级优秀档案室”。
2022年,浙江省档案局印发《浙江省档案室业务建设评价办法》(浙档发〔2022〕10号),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档案业务建设评价工作。评价工作采取自愿申报方式,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3个等次。我校档案馆于2024年9月高分通过档案业务建设省级现场考核评价。
学校高度重视此次业务建设评价工作,将其作为推进“十四五”期间我校档案事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首场攻坚战。档案馆对照体制机制、设施建设、业务建设、信息化建设、违法违纪行为、工作亮点6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44项三级指标,逐一梳理、条条落实。全馆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业务建设评价为契机,坚持“以评促建”,把迎评工作作为夯实基础、谋划长远的过程;坚持实事求是,补齐短板,把迎评工作作为转变作风、强化担当的过程;坚持锤炼队伍,提升能力,把迎评工作作为规范管理、提质增效的过程。
近年来,在上级档案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下,我校档案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21年获批浙江省高校示范数字档案馆。档案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成立综合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稳定的部门档案员工作队伍,常态化实施年度档案工作考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档案工作机制稳步运行;印发《中国计量大学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修)订《中国计量大学档案管理办法》《中国计量大学综合档案分类方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三合一制度》《中国计量大学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管理办法》以及各门类档案管理办法,以法治化促进档案治理现代化。档案服务中心能力显著提升,牵头编印《中国计量大学志(2008-2017)》,常态化编纂《年鉴》,创建“王大珩院士与中国计量大学”实体、网上展厅并制作专题视频,整理发布“李乐山与中国计量大学”专题资料……档案编研成果受到师生校友的广泛关注;建设档案保密库房,服务学校军工二级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在配合省委巡视、学位授权点增列、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等学校重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档案的凭证价值,档案资政作用进一步凸显。档案信息化建设走在全省高校前列,从提升档案服务效能入手,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档案利用服务,率先推出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远程查档服务,并在省内外多所高校推广应用;开发“中国计量大学校友学籍信息查询系统”,方便校友查询在校期间的学籍信息;升级档案管理系统,完成与学校OA系统、教务系统以及信息上报系统的对接,通过系统升级实现业务流程再造;自主开发声像档案管理系统、档案在线编研系统,以信息技术推动档案工作智能化。
在今后的工作中,档案馆将以获评“省级优秀档案室”为新起点,全力推进“两级联动、监管有效”的档案治理体系建设,全力推进“规范完整、结构优化”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全力推进“开放共享、服务有力”的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全力推进“运行稳定、风险可控”的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全力推进“数字赋能、智慧转型”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全力推进“传承创新、以档育人”的档案文化建设,努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贡献档案力量。

责编:金献夫
责审:孙安宁
终审:郎杰斌